168、故布疑阵(1/5)

周瑜叔侄的书房对答,王政自不得知。

不过在和贺宏一番深谈之后,他内心中因预知历史而对周瑜产生的忌惮和疑虑,却也消解了几分。

毕竟他也同样亲眼见过了周瑜,这位未来的大都督如今虽然年纪尚且,未成就一番事业,但观之已是气魄甚大,心性甚高,再结合历史上的那个周公瑾的形象,让王政亦在心中有了初步的判断。

这样的人物,就算是与自家为敌,大抵也会选择堂堂正正,光明磊落的方式。

第二日,王政亲自带领了部分天军登上城头,仔细观察了起来,半日下来,却发现城外孙策军的表现十分古怪,大多是围而不攻,偶尔攻一次也是稍触即退,心中不由泛起疑惑。

围而不攻一般只有两种情况,一则要因为守方防御太过稳固,如襄阳彭城那等雄关,一旦突袭不下,再选择强攻损失便会很大,便是攻下也大抵会是惨胜,所以攻城方会选择围而不攻,先把城池附近的据点一一拔除,使之变成孤城,然后重重围堵,意图图将守军的粮草耗尽,不战自乱。

另一种则是打着围点打援的主意,明明可以攻下城池,却故意放缓进攻的节奏,想着把守军的援军引过来伏击。

而合肥有北门水路,便是袁术派人来援,几乎都会选择走水路、过北门而入合肥,所以第二种情况基本不可能实现。

同样的,城内粮草充足,孙策军想必也清楚这一点,那这种围困其实也是毫无作用啊?

那么城外的敌将意图何在呢?

或者说孙策在临湖未下的情况下,安排一支人马跑来攻打合肥的战略又是为何?

盯视着城下乌泱泱的敌军好一会儿,王政一番估算,发现敌人数目约莫有四五千人,不由愈发不解。

这个数目并不算多,反而是更适合一鼓作气的强攻而非分布四方,围而不攻,因为摆开的包围线范围不会太大,也做不到彻底的堵死

正思忖着,此时背后突然出来一阵士卒的欢呼,王政心中一动,已猜出是何人来了,直到身后传来一阵沉稳有力的脚步声时,方才转身对着一身翎冠锦甲愈发显得英伟不凡的周瑜笑道:“公瑾兄,敌人这般表现持续几日了?”

周瑜澹澹地道:“自第一次突袭不成后,便大都如此了。”

“哦。”

王政点了点头,饶有兴致地打量着周瑜那张俊美无铸的脸庞,一边暗自感慨,一边又出言试探道:“公瑾兄不觉得奇怪吗?”

王政绝不相信自己半日都能看出的端倪,周瑜却会这么长时间毫不起疑!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